0人贊同了該回答
有運營二字,那肯定就有所謂的橋梁作用,是用戶與產品之間的橋梁,是業(yè)務與產品之間的橋梁,是產品與產研團隊的橋梁。作為從事將近4年的運營人,怎么認為橋梁這個詞呢,往淺了說就是凡世間保媒拉線,往深了說就是促進轉化且要維持兩端親密往來的渠道。
那產品運營是做什么的呢,2年+的產品運營崗來自我傾訴下,產品運營從名稱上就可以按照字面來理解,圍繞產品運營的工作人員,從產品的孕育、出生、各年齡過往到長命百歲甚至“死亡”都和運營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也就引到產品運營到底是做什么的問題上:
1、競品調研、行業(yè)了解,以上說到的各種環(huán)節(jié)都像是生孩子, 但產品這個事兒好就好在它可以通過運營人員的前期市場調研作為產品出生后的大體方向,可能出生就是人世間人人都喜歡的,又或者出生就收到部分人的追捧的,當然你可以理解為基因的一部分有運營一半,另外一半就是產品經理本身了~
2、產品推廣、覆蓋、使用,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一定離不開宣傳造勢,即使它是一個后期人人叫好的產品也離不開前期運營在市場上的投放、推廣,推廣過程中往往要簽生死狀,這個雖然看起來沒必要但卻非常有必要且會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兒,對的,簡單來說就是目標,目標有了,你就會使盡運營人的全身解數去完成它,戰(zhàn)勝它;然后目標中就會有這兩個目標——“覆蓋”、“使用”,覆蓋城市(目標城市用戶)?使用人數(UV/PV)?
3、核心用戶的培養(yǎng)、渠道搭建,生活中經常存在的一種場景,別人說的好才是真的好,這些叫好的用戶可能是產品的忠實粉,因為她們對口碑的不斷傳播,讓產品達到老帶新的結果,讓產品每一次的迭代、優(yōu)化都更有分量,忠實粉可能是無意中使用產品帶來的,另一種可能就是運營在社群或者其他渠道培養(yǎng)出來的,比如最近一款產品你是被誰推薦的,或者最近你看到哪一條評論引發(fā)你對這款產品的好奇,又或者哪一款產品中你得到了重視、尊重感?這一些系列的背后不能說全都不是自發(fā)的,但至少有部分是通過運營的這個一大只手在策劃運作的。
4、數據敏感度、分析能力,大數據時代,即使你不做運營在其他崗位也應該有一定的數據敏感度,比如你是銷售你難道不應該看看自己的用戶群體最近的數據動向么,那運營的數據都看什么,不能光看結果數據的PV/UV,更有價值的是通過數據去洞察你的用戶在做什么,在產品中的那個步驟斷層了,在支付訂單這里到底有多少人沒有轉化? 然后通過數據去做調研,用情感共鳴用戶是運營的基本素養(yǎng),用數據了解用戶是運營的高級素質。這也是為什么當前策略運營這么值錢的原因嘍~
5、你要是一個有趣的人,無趣的人在運營中沒有成就感,運營的工作雜而雜,我們要處理用戶的問題、跟進產品需求的迭代、組織培訓的開展、維護功能的落地、策劃活動的方案,可以做的了視頻、出的了長圖、搞的了人際關系、當的了項目負責人、能文能武、能動能靜,不光工作雜,技能都很雜,所以你一定要是一個有趣的人,把手中的渠道、平臺、產品利用起來,把這些內容都盤活,對用戶對內部讓別人看到的產出都要是完整的,是有效的,是有創(chuàng)新的,所以你要是一個無趣的人,怎么才能從雜亂中展示自己的聚焦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呢~
發(fā)布于202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