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贊同了該回答
? 人力資源管理中,員工關系、薪酬管理、績效管理、組織發(fā)展這四個方向工作內容和前景到底如何?哪個更好?
謝邀。個人認為題主列出來的這四個HR職能的前景更多的是與社會經濟形勢、你所在行業(yè)的具體發(fā)展狀況是緊密相關的,拋開這兩個大前提單純說這四個職能哪個前景更好,難免籠統。另外,我們把目光往回看一點,HR的所有職能里這四個職能也不一定是最有前景的,這個稍后展開。先就題主列出來的四個職能,說一下我的理解。
——————————————————————
就目前國內的就業(yè)形勢而言,在非互聯網行業(yè)的傳統行業(yè)里員工關系(特指ER/LR)和薪酬管理這兩個職能是題主列出的四個職能里最穩(wěn)定、前景也不錯的。員工關系要非常熟悉法律知識,甚至有些勞動糾紛需要出席仲裁庭;要善于溝通,能夠將一些潛在的用工風險化解掉,將已有的糾紛盡可能的解決。一般企業(yè)里專門做員工關系的人不會很多,但都很專業(yè),通常是讀法律相關專業(yè)的人才。
薪酬管理優(yōu)勢在于對薪酬政策的管理經驗,這些經驗有相當一部分是可以跨行業(yè)通用的,一般做C&B的人都比較吃香。C&B的核心價值并不是計算工資繳交各種用工相關費用,這些內容有條件的公司早就外包了。其核心價值在于理解公司的業(yè)務需要,并根據現狀提供符合實際情況的薪酬和福利政策的能力。這需要有分析、溝通、項目管理,財務等方面的能力支持。
績效管理能不能做好,最大的決定因素是公司管理層對企業(yè)管理和績效的理解。我曾經負責實施過一個績效管理系統,前面這句話就是我在那個項目里最大的經驗學習。目前主流的績效還是年初設立目標然后期間不斷review最后年底打分,比較先進的公司已經舍棄這種形式,改用更靈活的持續(xù)績效模式。強調經理和員工頻繁互動,強調績效評分離散化,然后年底系統根據分散的數據來整理出一個結果,此外還有非系統層的一些輸入給出績效評估結果。這樣出來的數據接下來還要回到薪酬福利和HRBP那邊,用以輔助業(yè)務部門制定各種策略。所以績效管理如果同薪酬或者OD或BP一起做才比較容易有產出,單獨做績效可能會比較限制。但目前有一個新的領域是數據分析,績效管理如果可以把對員工的大數據分析整合做出一些產品的話,價值就不一般了。我目前就在做這一塊。
組織發(fā)展最近半年很火,最近有幾位獵頭朋友推薦過OD的職位,我也跟兩位專門做OD的朋友交流過她們所在的公司目前對OD的定義,她們都在做什么。了解下來意識到,不同公司對OD的賦予的定義真不太一樣。某地產公司的OD實際上是將OD視為HR的Project Management團隊,目前的工作圍繞著公司制度的現代化、科學化、人才搭配的科學設計這些方面。另一位朋友的公司則著重于建設企業(yè)文化、從日常HR重復性工作基礎上升華為HR的價值輸出。兩者相同之處都是工作以project性質為主,而不是傳統HR的周期性工作。這樣的工作性質也要求比較強的溝通、項目管理、以及演講能力(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并且愿意去投入)。
我對題主說到的四個職能的分析基本就是這樣,但具體看我答案的讀者,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你剛剛走出大學校園,那這四個職能很可能接觸很少或僅從最基礎的做起。其實HR傳統的職能劃分所謂六大模塊也有一些比較有前景的,比如HRBP。HR這個職業(yè)需要怎樣進化,現在很多人都說需要成為業(yè)務的advisor,HRBP就是這方面的典型職能。BP作為業(yè)務部門和HR的紐帶,一方面要根據業(yè)務需求協調HR甚至有時是其他后臺部門一起協作,另一方面要將協助管理層將一些策略落地、盤點人才并積極作出應對。這樣的職位需要有至少一兩個HR方面(比如招聘和薪酬)扎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要非常熟悉業(yè)務的特點、市場情況、項目進展、關鍵人才、該業(yè)務形態(tài)的常見人才問題。
此外,現在比較新興的職位還有HR的數據分析。結合HR其他職能一起利用員工大數據做一些program出來,目前也有很多公司在做這些。
手機碼字,大概就這些吧。
發(fā)布于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