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贊同了該回答
? 原標題:淺析幾種常見的銷售模式
所在公司是經(jīng)銷商的同學可能會經(jīng)常接觸到『銷售模式』這個詞,經(jīng)銷商卡在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終端用戶/經(jīng)銷商中間,作為下游,跟上游供應商之間會有各種各樣的合作模式,作為上游,經(jīng)銷商可能會對接終端用戶,也有可能會對接其他經(jīng)銷商,這中間又涉及各種各樣的合作模式,不理清楚,就不知道生意是怎么做的,所以我就稍稍研究了下,整理了下幾種常見的銷售模式,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理解,不對的也可以提出來哦。
場景假設
假設現(xiàn)在有一個經(jīng)銷商A,A的倉庫里從供應商處通過采購購進了一大批商品,商品假設是食品,像方便面、餅干、巧克力、面包、薯片等等?,F(xiàn)在A想把這些商品賣出去,他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呢?
模式一、直銷
A可以自建一個網(wǎng)上商城,消費者在網(wǎng)上商城下單,A接收到訂單后,通過快遞將商品發(fā)貨給消費者; 要是負擔不起自建商城的成本,A還可以去天貓、京東等平臺開個店,消費者在天貓、京東上下單,A接收到訂單后,通過快遞將商品配送給消費者。
這是第一種銷售模式,直銷。直銷模式下,銷貨方A直接面對消費者進行運營銷售,商品的所有權屬于A(消費者確認收貨后,貨權轉給消費者),銷貨方賺的是商品成本與消費者支付金額之間的差額。至于貨物存儲可以由自己的倉庫存儲,也可以找第三方倉庫存儲(找第三方存儲需跟第三方結算倉庫相關費用),貨物配送可以由自己的配送人員配送也可以找第三方快遞公司配送(找第三方快遞公司配送需跟第三方結算配送相關費用)。
模式二、經(jīng)銷
A可以把商品轉手賣給另外一個經(jīng)銷商B,賣給B后,商品就歸B所有了,B后面怎么處置購進的商品就是B的事了。比如A可以把商品賣給京東,京東再通過自己的自營商城賣給消費者。
這是第二種銷售模式,經(jīng)銷。經(jīng)銷模式下,銷貨方A不直接面對消費者,面對的是其他經(jīng)銷商,其他經(jīng)銷商可以跟A采購商品,A收到采購單后,將對應的商品發(fā)貨給其他經(jīng)銷商,商品在購貨方采購入庫前所有權屬于A,購貨方采購入庫后所有權屬于購貨方。銷貨方在其中賺取的是轉手的差價,比如,A從供應商處以500元的價格購進一箱餅干,以600元的價格賣給B,A可以從中賺100。
模式三、代銷
A還可以找別人家的渠道幫自己賣貨,比如可以進駐線下的商超,進駐線上的天貓超市等等,在里面占個坑,把自己的貨放在里面賣,委托超市方幫忙賣給消費者(比如線下商超的,消費者可以直接把貨拿走;線上的,貨可以由天貓超市發(fā)貨給消費者,也可以由A發(fā)貨給消費者)。
這是第三種模式,代銷。代銷模式下,銷貨方A不直接面對消費者,面對的是代銷方,代銷方將貨物售出后(一般以確認收貨為準),跟A之間按銷售扣點結算,即從消費者支付的貨款里面扣除一定的扣點給到代銷方,其實對于A而言也是變相的賺差價了,A賺的差價=消費者支付的貨款(1-扣點)-商品成本。A跟代銷方之間不涉及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但是代銷方可以選擇擁有庫存(比如供應商跟天貓超市以代銷模式合作時,天貓超市會要求供應商將商品運到貓超自己的倉庫,用戶下單后由貓超方負責找快遞公司配送給用戶)。
模式四、寄售
第四種模式跟第三種很像,比如A可以把商品運到天貓超市的倉庫,由天貓超市幫忙銷售給用戶,這種看起來跟上文天貓超市擁有庫存的代銷模式很像,不同的是,這種模式下用戶確認收貨后商品的所有權會轉移給天貓超市方,相當于這時候天貓超市跟A采購了。
這是第四種模式,寄售。寄售模式下,銷貨方A不直接面對消費者,面對的是代銷方,代銷方擁有A的庫存,代銷方將貨物售出后(一般以確認收貨為準),商品所有權轉移給代銷方,代銷方跟A之間結算采購價。
總結
總結后就是如下的結果了:
不過這只是理論性的總結,真實應用場景下可能是各種模式的混合,會更靈活,比如代銷模式下銷貨方也可能會負責商品的運營等工作(像跟天貓超市合作的,運營工作是由供應商負責的),還有寄售模式下名義上按采購價結算,背后可能也會規(guī)定一個扣點,要保障渠道方的毛利,以防采購價定的過高導致渠道方毛利偏低的情況,具體把合作模式歸為哪一類,大體是根據(jù)雙方財務的結算方式而定的。
以上不一定是對的,有想法的可以交流哦。
發(fā)布于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