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贊同了該回答
? 我談談個人對b2b平臺的一些選擇標準,供大家參考討論1:平臺的針對性,論壇中很多人喜歡拿pr值,訪問流量,詢盤總量來衡量一個網站。就拿行業(yè)網站和綜合網站來對比,可能按照以上判斷標準,在pr值,總的sell/buyer offer 的數(shù)量上,專業(yè)的行業(yè)網站肯定是少于綜合網站,就拿阿里巴巴來說,27個行業(yè)分類和700多和行業(yè)子類目。目前每日信息更新量近2萬條,買賣詢盤日均超過10萬個,的確很漂亮的數(shù)字,試想象下,如果我是一家stone出口廠商,每日2萬條供求信息,10萬個買賣尋盤中,平均到27個行業(yè),700多個行業(yè)子目錄,有多少是和stone有關的呢?!如果是和stone相關的buy offer又有多少?!同時又有多少stone廠商和我競爭?!我個人一直比較偏好于專業(yè)的行業(yè)網站或是一些在某方面有特定優(yōu)勢的綜合網站,也許在訪問總量,及詢盤總量上來說,是相對少一些,但平均下來的詢盤質量和數(shù)量都是很可觀的。流量,這個只是一個傳說,歐美的所有平臺大多沒有發(fā)尋盤的配置所以流量低是很正常的,如果你一定要認準流量那我建議你去做搜索引擎。2:平臺的推廣,到google全球站點上搜索一下,用你產品的關鍵。你在上面見到的前幾頁b2b平臺,在你產品所屬的行業(yè)里一定是效果不錯的,同時也注意一下右側排名的b2b網站。他們都應該是你不錯的選擇。在查詢google右側的付費排名時,還要注意選擇查詢的時間段,有些b2b平臺只在指定地區(qū)的工作時間投放關鍵詞付費廣告,防止一些很好的b2b 被漏掉。如果一個b2b網站自身的推廣都不是那么讓人信服,我們怎么去相信它能為我們做好市場推廣?!所以,我覺得看一個平臺自身的推廣也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標準。3:平臺的性價比,說到性價比個人更偏向于那些成長型的,有一定規(guī)模的b2b網站,因為是成長期,這種網站往往會給更多的免費權限,詢盤質量和數(shù)量也是很可觀的。拿環(huán)球來說,個人認為價格就太高了,我覺得性價比不是太高,不過它針對的客戶群以大企業(yè)為主,中小企業(yè)自己慎重考慮拉~,這也是因人而異拉。4:平臺的效果,這是最最關鍵的拉,如果效果不佳,以上的皆為空談。如果不是近段時間需要做付費會員的話,建議大家可以覺得適合自己的平臺上面注冊用著先.先看看效果如何,記住一點,b2b做的就是搜索,大家費用都一樣,但行業(yè)不同,競爭不同,產品不同,效果都會有所不同的.就是說如果你們的產品在某b2b上面發(fā)的產品的主要信息關鍵詞,都已經排在前面了,但卻沒有詢盤.是指一段時間啦,那就做付費效果也會如此的了.沒有區(qū)別的喔. 去夏濤博客看看吧!
發(fā)布于2023-06-20